11月20日,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“2018(第十六屆)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”在北京舉行,中國經濟學界頂級專家學者及知名企業家共聚一堂,圍繞“創變中國——新起點 新共識”的主題展開交流。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、董事局主席、黨委書記蔣錫培受邀出席年會并榮獲“中經年度關注人物”獎項,電纜產業營銷經理邢亮、孫嘯宇陪同參會。
蔣錫培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、《中國經營報》社長金碚,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,北京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、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,東盛集團董事長、廣譽遠掌門人郭家學同臺對話,探討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關鍵字。
論壇現場
蔣錫培在論壇上交流
蔣錫培指出,改革開放40年,其實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家“富起來”,這是開放的結果,這是改革的結果。今后要從“富起來”到“強起來”。
中國經濟和企業取得今天的成績,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。蔣錫培認為,習總書記在11月1日民企座談會上的講話和鄧小平92年南巡講話一樣意義重大。“我們希望未來中國的企業在全球競爭舞臺上更有話語權,積極地落實‘一帶一路’的倡議,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。”
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、《中國經營報》社長金碚在論壇上交流
金碚認為,40年來最大的改變是斗爭哲學轉變為競爭哲學。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的機制,是公平的經濟。斗爭是把別人打倒,競爭是把自己做強。
他還認為,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是考驗和鍛造民營企業的競爭韌性的時候。他指出,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各有利弊,各有優勢和劣勢。一般情況下,當經濟形勢好的時候、擴張的時候,這個形勢必須有利于民營經濟,而相對來講不太利于國有經濟。相反,在經濟下行的時候,民營企業遇到的壓力會比國有企業要大,也就是說,國有企業抗拒經濟下行的韌性比民營經濟要強。
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在論壇上交流
宗慶后表示,改革開放的關鍵成果是鼓勵老百姓勤勞致富及鼓勵發展民營經濟,“這實際上是生產關系改變煥發了生產力的發展,也就是打破了平均主義大鍋飯。”
他認為現在中國仍要堅持對外開放,中央政府繼續深化改革,讓權給老百姓、讓老百姓的企業自由發展,讓利給老百姓,降低稅費、精準扶貧、拉動內需。
北京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、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在論壇上交流
陳春花則用“持續改革開放”來作為關鍵詞,她認為,“其實今天更需要回歸到兩個最重要的規律,一個叫做尊重市場規律,一個是尊重發展規律。”對于持續改革開放的配套措施,她建議,“就是用法制,都各自歸位,市場歸市場,政府歸政府。”
東盛集團董事長、廣譽遠掌門人郭家學在論壇上交流
郭家學認為改革開放40周年關鍵詞是市場化。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屆三中全會、到十五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大,每一次黨的代表大會一步步推動中國經濟走向市場化,市場化釋放中國整個社會的活力,讓人的思想變得自由了,讓所有參與者主體面臨更加開放、更加公平、更加透明的市場。民營企業應該朝著做精、做優、做強的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。
蔣錫培(左一)榮獲“中經年度關注人物”